房天下> 正文

“一房二价”谁之过? 揭二手房“网签猫腻”

房天下北京二手房网  2011-01-24 09:29:00  来源:和讯网
[提要]最近北京市两大中介分别揭竞争对手的“黑幕”,称中介公司成立影子公司,以帮助买家二手房签报低价。北京市网签已实施两年多,不是“笼里鸡作反”,普罗大众都不会得知北京二手房签的“猫腻”。

最近北京市两大中介分别揭竞争对手的“黑幕”,称中介公司成立影子公司,以帮助买家二手房签报低价。北京市网签已实施两年多,不是“笼里鸡作反”,普罗大众都不会得知北京二手房签的“猫腻”。

广州二手网签刚开始,北京“经验”是否会被广州同行照抄?从目前广州市网签的签约公司来看,绝大部分都是“熟口熟面”的公司,暂时未出现类似北京“我爱我家”注册“爱家营”网签影子公司的情况。

据媒体报道,网签影子公司先帮助买家报一个高价,这个高价是给银行看的,然后再撤销该交易,再以一个较低价网签成功,这个低价是为买家省税费而做的。“先签后撤再签成功”,成功使房屋披上“一房二价”的马甲。在这个交易链条中,处于一个关键节点的是银行,银行是否知悉房产后来按照一个较低的价格网签成功?一房二价,对银行是否紧要?

二手房交易中,双方按照某个价格成交,是基于买卖双方的博弈而达成一致,急售的业主可能几十万元也不一定,毕竟不动产变现需要过程,等钱使的人可能就盼着首付来“救命”。对于银行来说,他们看重的是物业市场估值和贷款客户的资质,一个交易价100万元的房屋,市场估价120万元,只要客户资质符合要求,按120万元成交价贷款的利息收入必然多于按100万元成交的贷款,在商言商,银行在利益机制驱动之下其实对“一房二价”没什么意见。

对银行来说,他们只需要对市场物业估价把好关,比如说一个市场价100万元的房屋,评估公司估价却为500万元,银行按照500万元的估价发放贷款,那么这个贷款是充满风险的。在物业估价准确的情况下,银行不理会网签成交价也有可能。对于北京市二手房签的“猫腻”,暂时还没有看到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作出回应。说实在,一个影子公司,人均“月售房屋过百套”,完全是符合商业原则的。在这个事件当中,银行和政府的态度至关重要。银行是否对“一房二价”睁只眼闭只眼?房管部门如何定义这种“退房”行为?

其实说到底,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政府房屋交易登记系统是否建立一套完善的价格系统。对于符合价格系统的报价,如网签100万元,税局估价也是100万元,这就不存在报低价的“指控”。至于银行为何对网签100万元的房屋估价120万元,这是银行风险控制的问题,物业估价也分上下限,贷款人资质优,估价取上限,也不为过。

【延伸阅读】

>>>163平3居直降88万!房产税引发大户型热销

>>>广渠门楼盘入市 周边极具价值楼盘推荐

>>>两口之家?三代同堂! 亚运村精品房源大搜罗!

责任编辑/jiayu.bj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