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高档二手房价大涨 数据是否客观有待官方数据

房天下北京二手房网  2010-04-26 00:16:00  来源:者报 苏慧
[提要]“国六条”明确提到:“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事实是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情况越来越混乱。

房地产行业正面临二次调控,随着政策的密集出台,房地产业或现拐点。这代表了市场的预期,也是百姓的呼声。但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房价涨跌与否现在都只是靠猜。一方面是真真正正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另一方面是虚虚实实的房地产数据。或许还记得2009年底到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房地产价格并非因此受到打压,反而让楼市价格屡创新高。

到底是什么左右房地产价格,一两条政策的出台显然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相信,只有真实、透明的房地产数据才能让房地产更加规范和有序,才能避免房地产行业所谓的“博傻”行为,才能有效打击那些投机行为。

官方数据不只有“指数”

你能找到“2010年3月份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吗?这个看起来很傻的问题,事实上,真的能找到吗?

这个数据就算到最的国家统计局也是一无所获。众所周知,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是以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为基本样本,尽管它包含了对房价变化还算敏感的地区,但是由于这些地域之间房价差距过于明显,使得其统一指数很难具有参考性。

拿其披露的一季度的数字简单计算,用70大城市2010年季度商品房的销售额7977亿元,除以销售面积15361万平方米,得出70大城市楼房均价是5193元每平方米。而现在,就连二三线城市平均房价都已接近5000元,其不免让人尴尬。显然,绝大部分城市的居民都没办法以此作为参考,尤其是对于均价已过两万元的一线城市,更不具参考价值。

另外,其关于销售价格的表述也仅止于“2010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这种同比的上涨在买房人看来没有任何意义。

而在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数据里,也没有关于房价具体数字的表示。仅靠“一季度北京销售商品房347.7万平方米”,却没有销售额的数据,也算不出均价。在价格方面,报告仅仅表述“3月份北京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3%,环比2月份上涨1.5%”。

另一个披露房地产相关数据的官方窗口是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它隶属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但很遗憾,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并没有和价格相关的内容,只有当日的成交量、成交面积相关信息。而明确的价格发布信息止步于2006年。

其他的机构或政府部门,如中房指数系统(CREIS);国土资源部下属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以及国家信息下属的中国地产信息网,不仅获取数据繁琐,部分还要收费。

相关新闻:

·统计局公布1季度北京房地产数据 房价同比涨9成

·搜房数据:季度北京购房者更关注什么?

·3月北京二手房指数均价18427元/平 环比涨2.76%

·环比上涨24% 机构数据显示三月北京放贷量开始回升


民间均价统计不全

政府部门的房地产数据是如此,再看看“民间机构”又是何种状况?

国际房地产顾问公司DTZ戴德梁行,其4月21日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高档住宅的平均售价继续攀升了10.3%,至每平方米3.57万元人民币。

而关于均价,戴德梁行的表述和国家统计局如出一辙:一线、二线样本城市2010年季价格环比分别增长7%和8%,天津价格环比增长13%,位列二线样本城市之首。

中原地产则是对2010年3月北京中高档二手商品房市场进行了调研,“成交均价为18427元/平方米,环比2010年2月上涨2.76%,再创新高。”同时,“2010年3月价格同比大涨33.98%”。

民间机构终于出现了每平方米价格,可是“高档住宅”、“二手房”范围依然不是全样本统计,也并非真实的均价数据。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纷繁的数据,但想要找到及时、真实、公开的数据确是一件很难的事。

别让房价统计数据成“奢望”

也许有人会说,“均价”无法客观反映市场真实标准。由于商品房价格差别大,且有不同区域、不同档次之分。均价上扬,可能是产品价格拉动所致;均价下降,则可能是低端产品成交量放大造成的冲击。因此,“均价”有没有无所谓。

其实,这并非是“均价”的问题,只是我们试图寻找到一个解开房地产迷局的方式。相信若是寻找其他任何一个种类的数据,而在上述发布方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国六条”明确提到:“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事实是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情况越来越混乱。

应该发布或者经过简单计算即可得出的结论却没有途径获得,信息发布不全面、不及时,也不够准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甚至已经成为发布正确数据的束缚。

知情人士表示,自从房价问题被提升到政绩考核的高度之后,各地政府部门的处理态度就不约而同地谨慎起来。凡是需要发布的数据,要经过相关政府部门“过目”才能发布。

如果说“均价”是被过滤掉的,的数据都不能够互相印证,那么发布其他数据还有什么意义?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每每发布之时都让人疑惑;而由“中房指数系统、搜房研究院、中国别墅指数系、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10研究组等研究资源,由国内外几十位和学术机构共建”的中指研究院,近十几年来基本上没有发出声音;更甚的是某门户网站,网罗着没有出处的房地产数据赚流量,却要网友自己鉴别数据真伪,且不负法律责任。

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均价”是否有意义,而在于政府如何对如此混乱的数据负责,如何对越来越不理性的房地产行业负责,如何对需要居有其屋的百姓负责。

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民间力量,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公正的发布方,一个真实有效的数据,仅此而已。

责任编辑/zhangzhang.bj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