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4月北京各区县楼盘价环比涨跌分析 近郊楼盘下降明显

房天下北京二手房网  2014-04-30 10:46:00  来源:房天下北京二手房
[提要]4月北京二手住宅市场延续了3月成交疲软的态势,成交量环比小幅下降,成交价格涨幅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纵观北京各区县楼盘3、4月涨跌情况,大部分处于持平状态。城区价格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价格水平较为坚挺,外城四区价格表现平稳,而作为刚需置业热点的近郊区,房价开始出现下降。

按照往年惯例,每年3、4月份一般为市场回暖期,但从今年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伴随需求观望程度不断升级,节后市场未现明显回暖迹象。4月,北京二手住宅市场延续了3月成交疲软的态势,成交量环比小幅下降,成交价格涨幅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当前复杂的市场形势不仅使需求陷入较为浓重的观望情绪,市场持续冷淡的局面也使业主的心理出现了一定分化。纵观北京各区县楼盘3、4月涨跌情况,大部分处于持平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自住商品房项目逐渐入市,分流了一部分刚需,也造成目前需求观望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信贷政策持续收紧,增加了购房者的贷款难度和购房成本,使得一些价格承受能力有限的刚需调整买房计划。

城区(东城、西城)、外城四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1-4月累房价计涨幅均在5%以下,近郊区(大兴、通州、昌平、顺义)1-4月累计房价更是出现1.86%的下降幅度。从各区域各月成交价格走势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城区价格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价格水平较为坚挺,外城四区价格表现较为平稳,而作为刚需置业热点的近郊区,房价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政策利好 燕郊、北京周边楼盘上涨比例

各区县当中,北京周边和燕郊上涨楼盘占比突出,分别为30.83%和33.33%。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京津冀一体化”政策效应,带动燕郊和周边房价突飞。燕郊和北京周边因“时生活圈”的便利交通和相比城区较低的房价,逐渐被购房者认可,选择在此置业的大多数均为北京购房人。

近郊房价环比下跌占主力 城区价格相对坚挺

伴随轨道交通辐射范围的扩大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近郊区逐渐成为刚需置业的,而近期自住型商品房轮番入市以及一直未有放松迹象的信贷政策,使得关于房价下降的猜测广泛流传,对刚需购房者心理产生很大影响,也导致近郊区房价首先受到冲击。4月,大兴、顺义和昌平环比下跌的楼盘占比均超过30%,大兴更是达到36.75%之多。从近郊区各区县4月以来的各周的成交均价情况来看,此前刚需购房的热点区域,通州区二手房成交价格已连续三周出现下降,而大兴区二手房成交价格也已连降两周。

从当前整体形势来看,还未有任何利好二手房市场的因素产生,需求观望的情况短期内尚不会得到有效缓解,不排除近郊区房价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城区由于地理位置及稀缺性,房价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另外,东城、西城集中了北京市大量重点,具备名校资格的房占比较高,而房的抗跌性和保值性都要明显高于普通二手住宅。这两方面成为淡市下城区楼盘价格表现相对坚挺的主要原因。

远郊区县受市场影响不明显 多数楼盘价格环比基本持平

与城区、近郊区和北京周边不同,远郊区县楼盘价格表现平淡,以平谷为例,相比3月份,91.30%的楼盘价格基本持平,未见较大幅度变动。这主要是由于远郊区县,诸如延庆、密云等,地处偏僻,楼盘分布较少,各项基础配套都不能满足日常所需,且考虑到交通出行和上班的不便利,令许多购房者望而却步,放弃选择这些区域置业。

纵观整个北京二手房市场,房价趋稳,并有小幅回落趋势。对于一些急售的业主,对房价的预期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松动,议价空间也逐渐加大。让利意愿增加,报价虚高现象减少,直接导致近期房价滞涨。总体来说,在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下,让利幅度较大的低价房源更容易被购房者接受。

责任编辑/bj.yangle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